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安全专栏

公交驾驶员安全培训

发布时间:2014-09-29 来源: 作者: 点击:

 

 

   汽车是现代道路交通的高速运载工具,驾驶汽车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每一个驾驶员都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驾驶技能,不断学习和积累安全驾驶经验,保证车辆在良好的技术状态下运行,严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安全驾驶应把握的几类辨证关系

   人的主观能动意识是保证安全驾驶的前提,只要思想上确立了安全意识,时时处处想着“安全”二字,牢记“车轮一动三分险”、“车轮未动思想先行”对瞬息万变的道路交通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用正确的理论和辨证的观点去主导安全行车观念,对交通事故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1、人与车的关系

    人是能动的,车是机械的,车是由人的意识支配的。车辆有磨合、磨损及自然损坏的过程,也会突然出现操纵失灵的突发现象,即便是新车或刚刚修理完毕投入使用的车辆也不可掉以轻心,要学会和善于根据车辆的异常现象(或异常声响)判断和预测有可能影响安全行车的潜在故障。当然绝大多数情况下,交通事故的发生还是与驾驶员的主观错误有直接的关系,纯属机械故障引起的事故只占很小一部分,但尽管这样,不仅仅是讲安全,对车辆的使用寿命而言,也不可放弃对车辆技术状况变化的关注,要做到对车辆勤检查、勤保养,绝不可驾驶带有故障或隐患的车辆(即不驾带病车辆)。

2、快与慢的关系

    快与慢的关系,人们在诸多的交通事故和肇事中总结出一条主要的原因“十次肇事九次快”。为了抢时间,不顾道路的客观实际、盲目开快车,结果发生交通事故耽误了更多的时间和带来意外的烦恼及在精神、经济上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反而由快变慢。

    快与慢是辨证的关系,要根据当时所处的实际道路交通情况及时调整思维和调节车速,当行驶在宽阔、平坦、视线良好时速度限制允许的路面时,可适当提高车速,在复杂路段、危险路段必须降低车速才能确保安全。快要以安全为前提,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求速度,做到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该停则果断地停。

3、得与失的关系

    平时对车辆勤检查,勤保养、勤调整、看起来是花费了一些时间和精力,但是换来了行车中的顺利和安全,失时得利。在行驶中遇到成群结队的车辆交会或超车,少数的一方能主动地靠边或避让,使得多数车辆顺利通过,其中也包含着得与失的道理。两车在狭路交会受阻,如双方僵持,互不相让,都无法通过,如果其中一方主动退让,使对方先顺利通过,看起来是方便了对方,实质上同时也方便了自己。

4、有理与无理的关系

    有理与无理在许多情况下是相互转化的。如遇驾驶作风恶劣,驾驶员驾车强行超车,抢道行驶或夜间会车不关闭远光灯的无礼行为,自己也赌气不让,结果发生碰撞事故表面上看责任属于对方,自己有理,但本应避免的事故,由于自身未主动采取避让措施,酿成事故,使自身车辆也同时受损,影响了正常工作和运行,从大道理上看又是无理的,这是矛盾的两重性。因此,驾驶员要提倡“礼让三先”(先让、先慢、先停)、“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的良好职业道德风尚,绝不可因对方的无礼而开斗气车。

5、突然和必然的关系

    车辆在行驶中许多情况都是突然出现的,尤其是在精力不集中或盲目高速行驶时,对路面情况的突然变化,很多驾驶员在发生事故的瞬间来不急反应,措手不及。实际上这种“突然”大多是驾驶员精力分散,放松了对路面动态状况的观察与分析,缺乏预见能力,或者抢道争先带来的必然结果。

    因此,可以说许多“突然”情况的发生。都是驾驶员主观错误与客观条件相结合导致的必然结果。它既是突然的,又是必然的,凭侥幸不按科学态度办事总是要吃亏的,教训是惨痛的,这就要求驾驶员在驾车行驶中,精力要集中,随时注意观察道路交通情况,做到有备无患。

6、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的关系

    有些交通事故往往不是发生在繁华的街路或复杂的路段,而是发生在行人较少或道路宽阔的路段,这是因为驾驶员在危险路段行车时思想注意力集中,警惕性高,认真而谨慎的行车,可以变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在有利的前提下,人少车少路宽,驾驶员极易产生麻痹松懈思想,致使观察上的疏忽和操作动作的迟缓滞后,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的客观主体,在一定情况下是互相转化的辨证关系。因此,在不利条件下行车必须注意安全,在有利条件下也不可放松对意外情况的警惕。

7、正确处理自己与乘客的关系

    首先应认识到乘客乘坐车辆是享受我们的服务,把乘客安全送到目的地也是我们的工作目的,乘客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所以在工作中不要因为个别乘客不恰当的语言而使自己产生愤怒感和烦躁感,这样对自己的安全行车只会有害无利。

 

一、车辆“三检”

(一)出车前检查

1、检查燃油、润滑油、冷却水是否充足,有无渗漏现象。

2、在不同转速下,检查发动机和各种仪表的工作情况,待气压达到标准后方可出车。

3、检查转向、制动、轮胎、灯光、喇叭、雨刷的工作状态。

4、检查随车工具、附件是否齐全。

5、检查车内安全锤、灭火器等救生设备是否齐全有效。遇有丢失或不齐全、使用无效等情况,当班车长必须第一时间上报。

(二)营运中检查

1、注意各仪表、发动机和底盘各部件的工作状态。

2、停驶时检查轮毂、制动鼓、后桥等温度是否正常。

3、检查机油、冷却水的液面高度、温度及有无渗漏现象。

4、检查安全锤等消防救生设备有无丢失、失效等情况。

3、收车后的检查、维护

1、按照应保洁项目清洗车辆。

2、加注燃油、润滑油、冷却水并根据需要润滑各润滑点。

3、检查风扇皮带的松紧度。

4、检查轮胎气压是否正常,清洗发动机、蓄电池外部,检查蓄电池和电极线的连接情况,切断总电源。

5、排除故障,整理随车物品。

6、根据本车故障情况,报维修供应科进行检修。

7、检查车上灭火器、安全锤是否齐全有效。

4、收班后,当班车长确知本车出现故障,不能保证次日正常营运,应及时维修。

二、行车安全

 

(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违章、不违法驾车。

(二)在行车时,必须谨慎驾驶,严密注意行人和车辆的动态,对交通情况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注意观察交通指挥信号和交通标志,服从交警的指挥,克服急躁情绪,保持适当车速,不要超车,遇后车发出超车信号,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必须开右转向灯让行,不得故意不让或加速。

(四)在会车时,除注意对方来车外,还要做好随时停车的准备,以防来车后面视线盲区内的行人或自行车突然横穿道路,严禁超越停站的公共汽车,要特别警惕从进站车辆前方的视线盲区内突然跑出的行人。

(五)串车行驶时,车辆间距应根据交通情况适当掌握,随时观察前车发生的停车和转弯信号,以防止追尾事故的发生。

(六)车辆进、出站时,驾驶员要注意观察周围情况,停车要稳、要慢,车辆起步时要平稳、无冲动、无抖动及熄火现象。

(七)车辆在转弯及通过十字路口时要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的原则通行。驾驶员首先要降低车速,预防紧急情况发生,同时要提高注意力,仔细观察周围的情况,确保安全后再慢行通过。严禁争道抢行或不按规定车道行驶。

(八)倒车时,必须观察车后及周围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倒车,倒车速度不准超过人步行速度。

(九)车辆行驶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各种仪表是否正常,注意察听发动机和底盘声响,发现异响和不正常现象,应立即停车检查或进行必要的维修,无法判断问题时要在第一时间向信息调度中心发送信息,及时联系分公司。

(十)车辆行驶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纠纷及其他意外情况,导致车辆不能正常运行时,要首先向信息调度中心发送报告,及时说明情况。

(十一)车辆运营过程中,驾驶员要注意观察乘客随身携带行李、物品,对发现可疑物品要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让其乘车,严禁乘客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上车。

(十二)收车后,要按规定位置停放车辆。关闭电路、拉紧手制动、关好门窗、锁好车门。冬季水箱未添加防冻液时必须打开放水开关将水放尽,同时将储气罐内的污物放尽方可下班。

三、特殊天候行车规定

(一)雨天行车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雨天对驾驶员行车的影响主要有3个:一是由于地面溜滑,增大了制动距离,要求驾驶员比平时提早采取制动措施;二是驾驶员视线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严重干扰;三是道路上其他交通参与者行为异常给安全行车带来极大的干扰。在不同的雨天行驶时,应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

1、久旱初雨。雨水和路面上所积聚的油污、泥土及渣油相混合,形成危险的“润滑剂”,导致道路溜滑异常。行车时,必须谨慎,操作机件的动作应轻缓(包括方向盘、离合器、制动点和油门踏板),严格控制行车速度,做好防滑操作的思想准备。

2、蒙蒙细雨。雨刷刮不净风挡玻璃上的雨水,因而造成驾驶员视线模糊,行人和骑车人因雨具的遮挡,听觉和视觉都受到限制,对交通情况不易掌握,当车辆临近时,还可能突然转弯或横穿马路,并且容易滑倒。因此,必须采用防滑操作,控制车速,密切观察行车、骑车人的动态,并与车辆、行人等保持较宽的前距和横距。

3、久雨不晴。路面积水较多,如果车速快或轮胎胎面花纹磨损过多,轮胎容易产生“水滑”,使车辆的方向失去控制。驾驶员必须控制车速。

4、阵雨、暴雨前。骑车人、行人往往因为天气骤变而埋头急奔,寻找避雨场所。驾驶员必须谨慎慢行,注意观察动态,随时警惕突发情况,交通状况过于混乱时,可暂时靠边停车,待情况好转再继续行驶,遇有积水路段过水后轻踩刹车,水深轮胎半径,不得冒险通过,如大雨倾盆而下,可降低车速并开启小灯光、防雾灯,以警示来车和行人。

(二)雾天行车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雾天能见度极低,驾驶员看不清运行前方和周围的交通情况,道路上雾气与积聚的油渍泥土的混合而使制动距离增加,给安全行车造成困难,驾驶过程中要严格按以下方法操作。

1、勤鸣笛、开雾灯。要充分利用各种车灯以提高驾驶员自己与周围其他交通参与者的能见度。驾驶员在雾天行车时应当将风挡玻璃、各种车灯擦拭干净,并开启防雾灯、近光灯及尾灯,要适当利用汽车喇叭与其他交通参与者交换信息,多鸣喇叭,以警告车辆和行人,如听到来车的喇叭声,应短鸣喇叭应答,以免相互刮撞。

2、拉大行驶车距,减速行驶。雾天视距短,路面湿滑导致制动效能大大降低,制动距离增加,驾驶员要降低车速,使制动距离小于驾驶员的可见距离,要增大跟车距离,以防止由于能见度降低而引起追尾的交通事故。雾天行驶在交叉路口或弯道上时,极易发生事故,所以在到达路口和弯道之前,应放慢车速,采取平稳制动,以防止侧滑。

3、能见度低,及时停车。雾天行驶能见度较低时,时速不得超过15km,市郊公路上的迷雾往往一阵浓一阵淡,车辆在浓雾中行驶易出事故,所以浓雾地段,不可贸然驶入,须降速或停车,待弄清情况后,再行通过。

(三)风天行车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风天飞沙弥漫,视距减小。有些行人或骑车人为躲避风沙会突然横穿马路或埋头骑车、行车,有些骑车人受风沙影响,致使车辆失控,驶入道路中央或摔倒,使驾驶员措手不及,对安全行车威胁较大。为此,驾驶员在风天行驶的措施应该是与自行车或行人放宽横向距离,减速慢行,遇到行人、车辆不盲目行驶,视线不清及时停车。

(四)雪天行车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1、在大雪中行车,驾驶员视线不清,盲区较大,能见度低,因此应及时清除风挡玻璃上的积雪,以开阔视野,使视线尽量少受影响,在行驶中还应适时开启近光灯和示宽灯,以便向其他车辆或行人示意。

2、当道路被大雪覆盖难于辩认时,要根据地形、路边树木、交通标志或电线杆等来判断行驶的路面和路线,并适当控制车速,握稳方向盘沿路中心线或路中积雪较浅的地方缓慢行驶。

3、在结冰道路上起步时,应缓抬离合器,油门逐渐加大,以防止车轮滑动或侧滑,如起步困难,可在驱动轮下铺垫沙土、炉渣等,以提高附着力。在行驶中,要严格控制车速,时速不准超过20km,行驶速度要均匀平稳,不可突然加速或减速;行驶中要严禁空挡滑行,尽量少用制动,如遇情况,要利用发动机的牵阻作用或断续制动,不能使用紧急制动,以防车辆侧滑。

4、寒冬季节,人们都穿戴厚重,视听和动作不灵敏,反应迟缓。在结冰道路上,行人和自行车容易滑倒,因此必须放宽前距和横距,以防意外,结冰道路会车时,应提前降低速度,选择宽平地点,加大横向间距,缓行会车,必要时停车会车,在结冰的道路上行驶还应加大与前车的距离,严禁超车。

5、在冰道上转弯时,要提前减速,转弯半径要大,不使方向盘急转急回。如发现车辆侧滑、转动方向盘不能按转向角度转弯时,不要急躁慌乱,只须放松制动踏板,使车轮保持滚动,并将方向盘朝车尾侧滑方向转动少许,即可使车辆稳定下来。

6、在结冰道路上车辆进站时,要利用发动机的牵阻作用降速,也可用减挡的方法来降速,但要慎用制动,停站时,车辆不要过于靠近站牌或行人,因为路边斜度较大,容易产生侧滑,造成碰撞乘客、站台设施等事故。

7、车辆通过结冰坡路时,应视坡度大小,选择适当的中低挡行驶,尽量避免中途换挡或停车。下坡时,挂入低速挡,严格控制车速。

四、安保措施

 

(一)乘客携带危险品上车的快速反应机制

1、危险品的范围

各种油料、枪支弹药、管制刀具、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及其它易燃、易爆物品。

2、车长的处理程序

当怀疑或发现有乘客携带危险物品上车时,首先要证实、讲清道理、拒绝上车,如在营运当中发现应立即停车,劝其立即携带其物品下车,必要时疏散其他乘客下车。

3、快速反应机制

在拒绝和劝阻乘客携带危险品上车时,乘客不配合,引起矛盾或纠纷时,车长立即通过定位系统或手机通知信息调度中心,说明你所处的位置,再由信息调度中心及时通知公交中队,到达现场做出正确处理。

(二)发现有实施抢劫、纵火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行为嫌疑的反应机制

当班车长要机智、勇敢、灵活,不要惊慌,立即拨打110电话报警,同时沉着冷静地组织做好正当防卫,注意保护乘客和自身安全,并记好疑犯的容貌特征,并及时上报公司。

五、安全事故处理

   

事故发生后,保护现场视情况打开车门、疏散乘客、抢救伤员,及时拨打报警电话,如122事故、119火警、120急救并通知信息调度中心和分公司,同时维持秩序,收集证据、证人、证言,不得随意驶离事故现场,并配合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六、消防培训

在社会生活中,火灾是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灾害之一。俗话说:“水火无情”;“贼偷一半,火烧全光”。当今,火灾是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灾难性问题。它给人类社会造成过不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加,火灾损失上升及火灾危害范围扩大的总趋势是客观规律。据联合国“世界火灾统计中心”提供的资料介绍,发生火灾的损失,美国不到7年翻一番,日本平均16年翻一番,中国平均12年翻一番。全世界每天发生火灾1万多起,造成数百人死亡。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发生火灾约4万起,死2000多人,伤3000—4000人,每年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10多亿元,尤其是造成几十人、几百人死亡的特大恶性火灾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峻的现实证明,火灾是当今世界上多发性灾害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灾害,也是时空跨度最大的一种灾害。

近年来我国公交行业火险、火灾事故频发,全国每年因公交车电线线路老化自燃、机械事故发生自燃、携带“三品”上车发生自燃、爆炸造成的消防事故约4000余起,直接经济损失约5000万元,造成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火险火灾初期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二是乘客安全意识淡薄携带“三品”上车,司乘人员监管不利,这些都是造成火险火灾事故扩大的原因。

火灾的分类

在弄清如何配备干粉灭火器时,首先要搞清楚的一个基本道理是火灾的分类。依据国家标准消防火灾分类的规定,将火灾分成A、B、C、D四类,分别指:
A类火灾:

   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比如木材、棉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

   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等火。

 C类火灾:

    指电气及气体火灾。如天燃气、氢气、甲烷、煤气等。

D类火灾:

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钛、锂、铝镁合金火灾。

防火注意事项

    必须指出的是,发生火灾后,使用灭火器及时地扑救初起火灾,是避免火灾蔓延、扩大和造成更大损失的有力措施。同时,一旦发现火警,也应立即向消防部门及时报警,万万不可指望灭火器扑灭火灾而不向消防队报警,因为灭火器的扑救面积和能力是有限的,只能适应扑救初起的火灾。火灾发生后,一般蔓延都比较快,推迟了报警时间,贻误了灭火战机,势必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人体皮肤对温度很敏感,皮肤在较低温度下忍受热的时间性长,在高温下时间就短。皮肤耐温时间长短取决于空气温度和衣著的数量。一般超过95度时,皮肤忍受时间便急剧下降,在120度时可忍受15分钟,145度时5分钟就无法忍受,在175度时不到1分钟皮肤便会出现不可逆的灼伤。上述温度均低于燃烧物的火焰温度,因此,发生火灾时人的皮肤就容易被灼伤,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

    如果身上着火,千万不能奔跑!尽量先把身上着火的衣帽脱掉。如果来不及脱衣,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把身上的火苗压(熄)灭。倘若有其他人在场,可用湿麻袋、毯子等把身上着火的人包裹起来,或者向身上浇水,或帮助将燃烧的衣物脱掉或撕掉。切忌用灭火器直接向着火人身上喷射。

 烧伤以后须做到:  

    1、迅速脱离热源。如邻近有凉水,可先冲淋或浸浴以降低局部温度。

   2、避免再损伤局部。伤处的衣裤袜之类应剪开取下,不可剥脱。转运时,伤处向上以免受压。

   3、减少沾染,用清洁的被单、衣服等覆盖创面或简单包扎。

不可给严重烧伤患者喝水。不可用土方法处理烧伤创面。

 

 

 

 

 

 

 

 

 



版权所有:衡水市公交总公司 冀ICP备14010810号-2 技术支持:创新网络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胜利路12号 邮编:053000 服务热线:0318-2036168 电话:0318-2116168 传真:0318-2039196
邮箱:gjgszcyjs@126.com